中国母婴产业网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母婴产业网要闻正文

孩子一脱离大人就哭孩子有别离心情是因还不明白客体永恒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03-13 20:57:11  阅读:9404+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父母从孩子们出生开始就喜欢孩子们依赖自己的感觉,这不仅让孩子有安全感对于父母来说也同样是一种安全感,觉得和充满天真童趣的孩子相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但是当孩子逐渐长大,甚至已经到了可以上幼儿园的年纪,家长们就学会放手让孩子们独立的面对社会的环境,这样一个时间段孩子就会闹情绪,不舍得离开父母。

这种现象最常见,在幼儿园的小班,每次一到新的学期,幼儿园小班的老师们总是会很头疼,因为要面对和安抚一个一个分离焦虑的孩子,而对父母,尤其是妈妈来说,每一次与孩子们分离都需要费好大的力气,看着孩子们哭的撕心裂肺的,家长们也于心不忍,但又实在没有很好的方法。

那么家长们知道为什么孩子一离开你就会哭呢?其实是跟孩子不懂"客体永久性"有关!

什么是"客体永久性"?

"客体永久性"也被称为"永久性客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瑞士著名的儿童专家皮亚杰在研究中得出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孩子们脱离了对食物的感知,但是他们仍然相信这个食物会存在。更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指宝宝手握的一个东西,如果你将这个东西拿走了,宝宝不会哭,也不会闹,因为他相信这个东西只是暂时找不到了,并不是永远的消失。

懂得"客体永久性"的孩子,他们会知道妈妈离开并不是永远的离开他们,而是知道放学了之后或者过了一段时间妈妈们就会回来,如果宝宝们一离开父母就哇哇大哭闹情绪,这就说明宝宝具有一定的"分离焦虑",他们还没有掌握好"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孩子们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很喜欢和大人们玩"躲猫猫"的游戏,每次找到人人或者被大人找到的时候,他们都会非常的开心,那么就有家长感到疑惑,为什么宝宝们在玩"躲猫猫"的时候就不会大哭大闹呢?

因为"躲猫猫"的游戏会让宝宝们对"客体永久性"的概念更加的清楚,他知道大人会躲在某个角落,只需要等他找出来就可以了。而面对幼儿园的暂时性分离,宝宝的情绪和注意力都会集中在妈妈身上,而在游戏当中孩子的情绪非常容易转移,所以更能缓解分离焦虑。

孩子在各年龄段对"客体永久性"的表现

第一阶段:0-4个月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他们还没有"客体永久性"的概念是很正常的,这样一个时间段父母与孩子的亲密接触还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性依恋",这不仅对孩子日后了解"客体永久性"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建立起孩子应有的安全感。

因此,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会过分的依赖父母是属于正常的行为,如果有些孩子离开了,父母就会嚎啕大哭,这样一个时间段父母就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亲密的接触和关怀。

第二阶段:4-9个月

对于4到9个月的婴儿来说,他们已经对外界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个概念还是模糊的,这个时期的婴儿他们喜欢到处用手去触摸东西,除了探索新的事物之外,他们也会在感知某一个物体的存在关系。

第三阶段:9-12个月

对于9到12个月的宝宝来说,他们已经有足够的意识去感知和探索被隐藏的事物,比如:妈妈给孩子们展示一个汽车玩具,然后瞬间将汽车玩具藏在自己的背后,孩子们就会到处寻找,但是不会哭闹,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寻找的过程中,并且一旦发现他们还会自己尝试着去触碰这些东西。

第四阶段:12-18个月

对于一岁前的宝宝来说,他们会对一些静态的物体感兴趣,因为他们正在研究这个静态的物体是否真实的存在,这样一个世界他们是否会消失。而已经一岁甚至是一岁半的年龄阶段,孩子们就会开始对一些动态的事物感兴趣,他们会发现动态的事物,在移动的过程中是不会消失不变的。

第五阶段:18-24个月

在两岁左右的孩子们,他们对于外界的认知和探索已经有了大致的框架,他们能够跟随看不见的课题进行寻找,也就是说不管是"躲猫猫"的游戏,还是绕过障碍物去得到想要的东西宝宝们都能做到。

但是在这五个阶段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孩子不理解事物的无故消失是否还会再次出现,而这样一个时间段孩子即没有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就会用嚎啕大哭、闹情绪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恐慌

宝宝们能够完全掌握"客体永久性"是在9-12个月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在这个关键的期间没有了解和掌握"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很可能永远无法学会自己独立的面对这个社会,甚至不愿意和抗拒去上幼儿园,在性格上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容易变得胆小懦弱,甚至是太过于依赖父母。这样的孩子,他在心理方面是会比较脆弱的,对于一些"分离",他们会比较的在意和感到恐慌,严重的还会让孩子们的心态导致崩塌。因此,家长们要学会及时的训练宝宝们的"客体永久性"。

父母做这三件事,可帮助孩子获取"客体永久性"

1.不欺骗孩子

当孩子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亲选择的方法都是强行的将孩子推开或者塞给幼儿园老师,甚至会连哄带骗的跟孩子说,"你先跟老师去玩一会,等一下妈妈再加入你的游戏"。等过了这个时间之后,孩子们就会发现,妈妈们不见了,并没有加入自己和老师的游戏当中,孩子们这样一个时间段就会感到害怕和闹情绪。

这是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刺激,家长们可能觉得这种方式比较的快速有效,然而不知道这种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会造成一定的阴影积累,所以父母亲要做到不能随意欺骗孩子,明确的告诉孩子自己要去干什么,并且告诉孩子准确会面的时间点。

2.多玩"躲猫猫"的游戏

多和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有助于帮助孩子们接受离别,并且通过游戏的方式更能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是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

但是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准确的游戏规则,并且要告诉孩子们"妈妈一定会回到你的身边",这样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通过训练不断的接受离别的场景,等到上幼儿园接触到新环境的时候,孩子们就比较顺其自然,也更容易接受,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方法。

3.给孩子提供稳定而充满爱的环境

稳定的环境对孩子的安全感是有一定的影响,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父母亲,是因为孩子们觉得在父母亲的陪伴下更有安全感,而这个就是他们所熟悉的环境。到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对新的环境会比较的敏感和陌生,而这种浓烈的害怕紧张情绪,就会聚焦在平时孩子们经常接触的父母亲身上。

所以在让孩子们接触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做一段时间的陪伴,让孩子们在新的环境下熟悉和感到有安全感,这样才能够逐渐的让孩子们放下紧张的情绪,孩子也能跟父母更好的沟通。

更重要的是在家里面父母的关系要和谐,如果经常吵架的家庭环境,孩子们是很容易缺乏安全感的,这样到了新的环境当中,宝宝们就更容易闹情绪,这样一个时间段"分离焦虑"对他们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